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以下簡稱政府采購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政府采購法第二條所稱財政性資金是指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以財政性資金作為還款來源的借貸資金,視同財政性資金。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團體組織的采購項目既使用財政性資金又使用非財政性資金的,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的部分,適用政府采購法及本條例;財政性資金與非財政性資金無法分割采購的,統(tǒng)一適用政府采購法及本條例。政府采購法第二條所稱服務,包括政府自身需要的服務和政府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
第三條
集中采購目錄包括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項目和部門集中采購項目。技術、服務等標準統(tǒng)一,采購人普遍使用的項目,列為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項目;采購人本部門、本系統(tǒng)基于業(yè)務需要有特殊要求,可以統(tǒng)一采購的項目,列為部門集中采購項目。
第四條
政府采購法所稱集中采購,是指采購人將列入集中采購目錄的項目委托集中采購機構代理采購或者進行部門集中采購的行為;所稱分散采購,是指采購人將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未列入集中采購目錄的項目自行采購或者委托采購代理機構代理采購的行為。
第五條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機構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確定分別適用于本行政區(qū)域省級、設區(qū)的市級、縣級的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準。
第六條
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根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政策,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政府采購政策,通過制定采購需求標準、預留采購份額、價格評審優(yōu)惠、優(yōu)先采購等措施,實現(xiàn)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扶持不發(fā)達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促進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等目標。
第七條
政府采購工程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貨物、服務,采用招標方式采購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采用其他方式采購的,適用政府采購法及本條例。前款所稱工程,是指建設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新建、改建、擴建及其相關的裝修、拆除、修繕等;所稱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貨物,是指構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且為實現(xiàn)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設備、材料等;所稱與工程建設有關的服務,是指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設計、監(jiān)理等服務。政府采購工程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貨物、服務,應當執(zhí)行政府采購政策。
第八條
政府采購項目信息應當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發(fā)布。采購項目預算金額達到國務院財政部門規(guī)定標準的,政府采購項目信息應當在國務院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發(fā)布。
第九條
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下列利害關系之一的,應當回避:(一)參加采購活動前3年內與供應商存在勞動關系;(二)參加采購活動前3年內擔任供應商的董事、監(jiān)事;(三)參加采購活動前3年內是供應商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四)與供應商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近姻親關系;(五)與供應商有其他可能影響政府采購活動公平、公正進行的關系。供應商認為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其他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可以向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書面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理由。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及時詢問被申請回避人員,有利害關系的被申請回避人員應當回避。
第十條
國家實行統(tǒng)一的政府采購電子交易平臺建設標準,推動利用信息網絡進行電子化政府采購活動。